联系我们

嘉兴市佳海路53号

电话:86 0769 81773832
手机:18029188890
联系人:李芳 女士

公司新闻

> 利来专注 >

决策层加码稳增长,二季度会降准降息吗?

日期:2011-5-10 9:37:39 人气: 时间:2022-08-22 09:09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

   html模版决策层加码稳增长,二季度会降准降息吗?

文|唐郡

编辑|袁满

3月30日,央行发布了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一季度例会消息。

会议指出,当前国外疫情持续,地缘政治冲突升级,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,国内疫情发生频次有所增多,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。

同时,例会提出,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,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,增强前瞻性、精准性、自主性,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,主动应对,提振信心,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,稳定宏观经济大盘。

就在同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亦指出,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,国内发展面临新挑战,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。会议强调,一季度、上半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,对实现全年目标至关重要。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统筹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推改革,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,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,制定应对可能遇到更大不确定性的预案。

3月以来,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着疫情反复、地缘政治冲突、美联储加息等系列新情况,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。半个月前,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(下称“金稳委”)曾召开专题会议,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回应。

其中,对于宏观经济,金稳委要求,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,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,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。有券商分析师指出,央行一季度例会首次提及货币政策主动应对、提振信心,呼应了 3月 16 日金稳委会议要求。

彼时,市场对于央行进一步降准降息呼声较高,多位分析人士曾预期,央行可能在3月微调货币政策,但期待落空。本次例会消息发布后,货币政策如何演绎又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话题。

经济景气指数下滑,贷款需求上升
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《财经》记者,此前央行“按兵不动”, 可能与2022年前两个月宏观经济数据超出预期有关。

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,1月-2月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5%;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.2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.7%;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.2%;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.3%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,“中国经济呈现出了阵阵的暖意。”

3月宏观经济运行则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,官方利来国际网址

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,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49.5%,比上月下降0.7个百分点,低于临界点,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回落。温彬表示,从PMI数据表现来看,3月经济景气明显回落,反映出国内多地疫情反弹和国际不稳定因素增加,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,经济增长或出现边际放缓。

近期,央行发布的一季度调查问卷亦显示,2022年一季度,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环比下降1.6个百分点,超过30%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,经济景气指数和盈利指数环比分别下滑3.5个和8.1个百分点。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亦出现环比下降,但认为贷款总体需求上升。城镇储户调查显示,居民消费和投资意愿下降。

从外部因素来看,近期受美联储加息及后续紧缩预期上升影响,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飙升,一度突破2.5%。截至当地时间3月30日,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.35%。与此同时,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至2.78%。中美利差大幅收窄,已经跌出80BP~100BP的舒适区。多家市场机构预期,中美利差年内或将出现倒挂。有观点认为,这可能会挤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空间。

金融市场的变化更为直观。Wind数据显示,年初以来,A股北向资金流出超240亿元,其中,3月北向资金流出超450亿元。市场一度传出“警惕资本外逃”的声音。

降准降息有空间有必要

“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”,温彬对《财经》记者强调。在他看来,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很多,但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的,因此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,其中就包括使用好总量货币政策工具。

温彬进一步分析,此前2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,有效信贷需求不足,特别是居民部门的按揭贷款和短期消费贷款增长乏力。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,且CPI仍处于温和水平,适时采取降准和降息的方式,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,提振市场主体信心,扩大总需求。“从这个意义来看,央行降准降息,既有空间,也有必要。”温彬总结。

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亦表示,“中国内需处于恢复阶段及海外疫情、地缘冲突等不稳定因素及其外溢效应影响,国内需要适度加大政策托底力度。”

事实上,在央行一季度例会中已经提到,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,主动应对,提振信心,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,稳定宏观经济大盘。同时,会议也强调,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,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,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。

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对《财经》记者分析,央行货币政策延续货币政策稳健基调,但与2021年四季度例会相比,本次会议提及地缘局势与国内局部散发病例等新情况,释放出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信号。

对于接下来的货币政策走向,周茂华亦认为,“预计二季度仍有降准、降息可能。”通过降准、降息及结构性工具,为银行金融机构提供长期限、稳定低成本负债,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让利实体经济,为制造业等领域提供长期贷款,稳定市场信心。同时,发挥结构工具定向直达等优点,精准支持。

对于外部因素的影响,央行一季度例会要求,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,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,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“风险中性”理念,加强预期管理,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

温彬表示,中美利差收窄后,部分套利资金流出是正常现象,不会对中国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造成实质性影响。在他看来,跨境资本流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,不仅要看金融市场,也需结合国际收支总体状况来分析。“今年前两个月贸易顺差高于去年同期,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。预计下阶段出口需求将回落,如果人民币弹性增强出现贬值,对稳定出口,特别是中小企业出口,从而稳定出口行业就业需求稳都具有积极作用。”

对此,周茂华亦表示,中国防疫与经济复苏领先全球,内部结构持续优化,金融体系稳健,人民币资产配置吸引力持续增强,中国货币政策仍将以我为主。